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梯岭隧址区岩溶不良地质形态多、规模大.落水洞数量多,主要沿侯坪洞地下河呈线状或带状分布.胡家谷地规模大,其周边岩溶不良地质发育.溶洞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有长达298.5m,深约38m的千供岩溶洞,也有不足10 m的小溶洞.落水洞、溶洞和地下河主要分布在佘田桥组(D3s)的隐晶质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中,岩性是各种岩溶形态的主控因素.在所有的岩溶形态中,千供岩溶洞和侯坪洞地下河可能会对拟建的公路路基和石梯岭隧道产生影响,在公路的设计、施工中需作注意和防护.用大气降水入渗法估算石梯岭隧道涌水量为6708(m3·d-1).
推荐文章
重庆走马岭隧道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特征
岩溶
岩溶水
发育特征
发育深度
方斗山背斜
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
五指山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涌水动态变化
重庆新屋基隧道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与分区评价
新屋基隧道
岩溶
发育规律
控制因素
分区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梯岭隧址区岩溶不良地质特征及隧道涌水量评价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界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不良地质 涌水量 石梯岭隧道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94
字数 4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01.2007.1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忠诚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120 3252 33.0 53.0
2 吴孔运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11 15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不良地质
涌水量
石梯岭隧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勘查
月刊
1674-7801
11-5875/TD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2-65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6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