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据说上古时代人们并不热衷于做官,尧与舜都曾主动禅让了帝位,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却为小小的县令争得你死我活。人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今,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原来尧舜为帝时比后来的县令要辛劳得多,而享有的福利却远不如后者。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社会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人们对权与利的认识却没有什么改变.“权利”一词是我们祖先对此所作的经典概括。权力不仅是通向财富的最佳捷径。权力的大小还与财富的多少呈正相关,所谓“高官厚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既然权力与利益联系得如此紧密.“升官发财”也就自然成了广大老百姓永远不变的理想,就连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李白也未能免俗。当一批又一批争名逐利之徒挤入官场以后,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就必然成为老百姓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恶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官难做
来源期刊 民主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清官 浪漫主义诗人 封建社会 上古时代 战国时期 “权利” 社会形态 老百姓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3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官
浪漫主义诗人
封建社会
上古时代
战国时期
“权利”
社会形态
老百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主
月刊
1003-1936
11-2600/D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6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4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