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发现,在pH为2~3的范围内,Fe3+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氧化噻枯唑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6G可以大大增强此发光,且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噻枯唑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噻枯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检出限为19 μg/L(3σ),线性范围为0.03~5.0 mg/L,对3.0 mg/L的噻枯唑连续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该法已成功测定了环境水样和大米中加入的噻枯唑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吩噻嗪类药物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氢化可的松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氢化可的松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啶氧菌酯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鲁米诺
啶氧菌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噻枯唑
来源期刊 农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罗丹明6G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噻枯唑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农药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50.2
字数 22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413.2007.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树华 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 34 256 10.0 12.0
2 何德勇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19 3.0 4.0
3 章竹君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 129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羟基自由基
罗丹明6G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噻枯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
月刊
1006-0413
21-1210/T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8号
8-60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1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503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