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讨论了X65、X70管线钢铸坯不同温度区间高温延塑性的差异.根据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得到的数据绘出X65、X70钢铸坯断面收缩率-温度曲线,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断口形貌及组织进行分析,得出两钢种在各温度区间塑性差别的主要原因:①高温脆性区(t1~1 300 ℃)X70塑性较好,碳含量越高,硫、磷在奥氏体晶界的偏析量越多;②高温高塑性区(1 100~1 300 ℃)X65延塑性较好,钛含量越高,使得TiN析出物越粗大,分布越随机;③在塑性槽高温端(900~1 100 ℃),低熔点硫化物等析出,动态再结晶发生温度不同,导致两个钢种塑性明显有差别;④在塑性槽两相区(700~900 ℃),先共析铁索体的出现是两个钢种塑性低的共同原因,钛可以促进铁素体在晶内和晶界同时生成,最后X65塑性恢复较好.
推荐文章
X70钢级HFW海底管线钢管的研制和开发
HFW海底管线钢管
研发工艺
钢管性能
X70管线钢焊接性分析
X70管线钢
焊接性
碳当量
冷裂纹
X70管线钢断裂韧度的测试分析
管线钢
韧性
阻力曲线
J积分
太钢X70级管线钢研制
X70级管线钢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65、X70管线钢高温延塑性的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钢铁研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温延塑性 微合金化 动态再结晶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封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777
字数 31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洋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02 727 15.0 24.0
2 王新华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318 3612 29.0 37.0
3 颜涛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 3 1.0 1.0
4 边育智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延塑性
微合金化
动态再结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研究学报
月刊
1001-0963
11-2133/T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80-2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75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