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基因转染方法.方法:选用17 d的胚胎SD大鼠,取海马组织分离成细胞悬液,离心去上清并用混有2 μg CAG-RE质粒的电转液重悬,置Neucleofector电转染仪中,选用O-03程序进行电转染,后用基础神经元培养液稀释并接种于培养皿中,4 h后,待细胞贴壁时换新的神经元维持培养液,继续培养,选择不同时间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在转染后4 d时神经元的转染效率.结果:电转染24h后可以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转染神经元,荧光可以持续表达到2周,转染效率可达60%~80%,神经元生长良好,神经突起显示清楚.结论: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可以作为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很好的基因导入方法.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的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基因转染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大鼠 电穿孔 基因转染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系及心血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Q813.1+1
字数 2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131 726 13.0 23.0
2 林豪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17 33 3.0 5.0
3 范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48 167 7.0 10.0
4 杜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 12 23 3.0 4.0
5 杨威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2 14 1.0 2.0
6 伍春华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马神经元
大鼠
电穿孔
基因转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