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级旅游精品,正确认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景区的保护意义重大.首先,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质环境条件对九寨沟景观的形成作用.然后,笔者从地下水岩溶通道的发育、钙华景观演化和湖泊泥沙沉积等方面分析.了九寨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九寨沟的地下水岩溶通道发育和钙华景观演化处于青壮年期,湖泊泥沙沉积缓慢.最后,作者分析了九寨沟景区的降水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状态.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景观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结论,证实了目前的一些景观退化与大自然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九寨沟核心景区的生命力尚处于青壮年阶段.
推荐文章
九寨沟景观游憩价值评估及空间分异
游憩价值
空间分异
景观服务
条件价值法
参与式制图
九寨沟
九寨沟旅游客流景观偏好特征研究
九寨沟
旅游客流
景观偏好客体
景观偏好特征
四川九寨沟景区钙华起源初探
钙华起源
碳同位素
永化学
土壤CO2
四川九寨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九寨沟景观形成演化趋势分析及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四川九寨沟 地质环境 水系统 生态环境 稳定性 变化趋势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其它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X82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政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57 2659 25.0 35.0
2 张瑞英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0 94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九寨沟
地质环境
水系统
生态环境
稳定性
变化趋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