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重阳木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于2005~2007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定点采样调查观察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药剂防治试验探讨控制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该虫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重阳木树皮、枝干、缝隙、树下土中等处越冬.第1~4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经试验,在第2、3代幼虫1~2龄高峰期分别用20%米满胶悬剂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BT乳剂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显著,校正防效达85.60%~96.40%.[结论]该研究为重阳木斑蛾的科学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推荐文章
宁都县重阳木斑蛾的发生与防治
重阳木斑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危害特性
防治方法
江西宁都
漯河市重阳木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初探
重阳木锦斑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上海地区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初探
重阳木斑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与防治
重阳木锦斑蛾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重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重阳木斑蛾 生物学特性 综防技术
年,卷(期) 2007,(35)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96-113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3
字数 39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7.35.0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松青 29 204 8.0 13.0
2 吴雪芬 27 192 8.0 12.0
3 韩鹰 19 125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阳木斑蛾
生物学特性
综防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