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猎隼(Falco cherrug)主要繁殖于我国西部省区,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05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猎隼繁殖期为4-7月;窝卵数平均为(4.0±0.63)(3-5)枚;卵长径为(55.40±3.06)mm,卵短径为(41.11±1.70)mm;猎隼的孵化率、雏鸟成活率和繁殖力分别为70.8%、64.7%和1.8;巢成功率为83.3%.雏鸟体重、跗蹠长的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曲线增长.食物的可利用性是限制新疆猎隼窝卵数和生殖力的主导因素.要有效保护猎隼首先应保护栖息环境和猎物的多样性及丰富度.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治理开发对策
准噶尔盆地
水资源
植被保护
治理开发
准噶尔盆地东缘晚石炭世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铀成矿潜力分析
准噶尔盆地东缘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壳成熟度
砂岩型铀矿
初探准噶尔盆地的形成
准噶尔盆地
形成
地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猎隼的繁殖生态
来源期刊 动物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猎隼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繁殖力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行为与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2-3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8.1|Q959.7+24
字数 33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4-5853.200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鸣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79 439 10.0 15.0
2 徐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99 814 17.0 23.0
6 吴逸群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60 5.0 7.0
7 梅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8 38 5.0 5.0
8 刘适发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5 1.0 1.0
9 田磊磊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猎隼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繁殖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研究
双月刊
2095-8137
53-1229/Q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4-20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01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