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是院内感染的第四大原因.近年来白念珠菌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分泌性天冬氨酰蛋白酶(secreted aspartyl proteinase,Sap)是近年研究热点,Sap产量高的白念珠菌菌株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比产量低的菌株高.白念珠菌的SAP是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的同工酶系统,该家族包含至少10个Sap基因,在感染的不同阶段表达出来.其中Sap2蛋白酶的含量最高,其分子量为41kDa,能降解多种人体蛋白,去除宿主的防御屏障作用,有助于白念珠菌通过循环系统传播;还能刺激细胞产生IL-1α,IL-8、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通过对其毒力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日后研制相关抗体或疫苗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Sap2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2
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
致病机制
白念珠菌MP65和SAP2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白念珠菌
甘露糖蛋白65
分泌性天冬氨酸蛋白酶2
基因
原核表达
白念珠菌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AP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产物纯化
白念珠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2基因
重组质粒
重组白假丝酵母菌Sap2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白假丝酵母菌
Sap2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念珠菌SAP2的毒性和发病机理的体外研究概述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念珠菌 SAP 发病机理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5-317,3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9.4
字数 36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07.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先彪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135 545 12.0 16.0
2 李蕾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6 179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念珠菌
SAP
发病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