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黑暗中萌发中食松子叶和提供营养的雌配子体中脂肪体和与脂肪利用有关的乙醛酸循环体的变化,测量比较了子叶、下胚轴、根的长度、干重、淀粉含量,以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对贮藏物质脂类、淀粉的利用及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雌配子体中脂肪的利用快于子叶,淀粉作为临时贮藏物质在子叶和下胚轴中大量积累,根中极少,淀粉/干重比表明,子叶中淀粉比重大于下胚轴,这个由上向下的顺序变化与雌配子体由下向上,最后在子叶尖端脱离幼苗的变化暗示了贮藏物质通过接触从雌配子体传递到幼苗.在子叶中细胞质和质体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都明显高于下胚轴,根和未萌发胚中细胞质和质体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极低,表明子叶和下胚轴进行活跃的蔗糖和淀粉合成活动.
推荐文章
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时期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
莲子叶
蛋白体
淀粉质体
淀粉质体DNA
种子萌发
物质降解
盐胁迫下硝普钠对玉米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利用的影响
一氧化氮
硝普纳
盐胁迫
玉米
种子萌发
种子贮藏物质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大豆
萌发
贮藏物质
变化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萌发中食松幼苗贮藏物质的利用和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食松 脂肪 贮藏物质 萌发 幼苗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344+.4
字数 2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321.2007.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松
脂肪
贮藏物质
萌发
幼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2-4321
42-1705/N
大16开
武汉市民院路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0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