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核动力工程       
摘要:
快堆在严重事故下,将导致燃料及结构材料形成熔融池和沸腾池,熔融物最终熔穿组件盒壁,向盒外曼延.为弄清混合熔融物传播的机理问题,本文采用了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导热冻结和整体冻结两种机理的数学模型,并与英国的SES堆外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与法国GEYSER实验中验证过的单组分模型比较,分析出钢成分在混合熔融物的冻结中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双组分熔融物传播的相关结论.
推荐文章
快堆中熔融物在相邻组件中传播的数学模型
快堆
熔融物
相邻组件
传播
数字模型
海洋核动力平台严重事故下熔融物堆内滞留分析程序开发
海洋核动力平台
严重事故
熔融物堆内滞留
小型动力堆断电严重事故下熔融物分层对事故后果的影响研究
断电
熔融物
MELCOR程序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全厂断电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混凝土消融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快堆严重事故中熔融物传播的双组分冻结模型
来源期刊 核动力工程 学科
关键词 快堆 严重事故 熔融物 传播 双组分 冻结模型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与数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0926.2007.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锐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9 256 8.0 14.0
2 石晓波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15 2.0 3.0
3 王洲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 80 6.0 7.0
4 杨献勇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8 607 13.0 23.0
5 赵树峰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堆
严重事故
熔融物
传播
双组分
冻结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动力工程
双月刊
0258-0926
51-1158/TL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