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尿激酶(u-PA)及其受体(u-PA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非冠心病(NCAD)组患者入组时外周血及冠脉血血浆u-PA浓度和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并与冠脉造影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 4组研究对象冠脉血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AMI组明显高于UA组(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P<0.001);而SA组与NCA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周血的血浆u-PA浓度及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与冠脉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血血浆u-PA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均与冠脉造影的Jenkin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1=0.943,P<0.001;r2=0.814,P<0.001).结论 检测外周血血浆u-PA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表面u-PAR表达率可能可以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心病患者尿激酶及其受体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受体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4-14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7.09.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朝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44 170 7.0 11.0
2 熊肇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23 162 7.0 12.0
3 钱孝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57 511 12.0 21.0
4 刘金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90 396 10.0 13.0
5 郑振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32 189 6.0 12.0
6 赵长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35 214 7.0 13.0
7 陈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8 30 3.0 5.0
8 周汉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