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离子束对活性污泥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分析测定了辐照前后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效果、性能参数与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束照射剂量在40×2.6×1013 N+/cm2~200×2.6×1013 N+/cm2时,污泥浓度、30 min沉降后的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活性污泥增长率均略低于对照.40×2.6×1013N+/cm2以上的辐照剂量即会导致污泥增长率下降,特别当剂量达到200×2.6×1013 N+/cm2时,污泥量出现负增长(-1.2%和-2.00%).N+离子注入的单位活性污泥氨氮、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有提高,在辐照剂量40×2.6×1013 N+/cm2~160×2.6×1013 N+/cm2时,处理效果随辐照剂量增加有增强趋势.酚的单位活性污泥处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在辐照剂量为160×2.6×1013 N+/cm2时系统处理率达到99.76%.
推荐文章
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耐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
耐酸性中温α-淀粉酶
离子注入
餐饮废水活性污泥的培养
餐饮废水
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效果
评价方法
氮离子注入小扁豆的诱变效应
氮离子注入
小扁豆
遗传变异
诱变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离子注入活性污泥辅助处理焦化废水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焦化废水 活性污泥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691
字数 3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146.2007.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增亮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179 4127 35.0 57.0
2 曹德菊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2 884 15.0 29.0
3 庞晓坤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80 4.0 7.0
4 段博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10 1.0 2.0
5 王垚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12 2.0 3.0
6 洪志方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离子注入
焦化废水
活性污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7-7146
43-1264/Q
16开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42-1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4
总下载数(次)
4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