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推荐文章
棉铃虫对Bt的抗性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棉铃虫
Bt
抗性
交互抗性
F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监测
F1代法
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
时空表达
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转Bt基因棉
抗虫棉
棉铃虫
防治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田间抗性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622.3
字数 2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684.200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 163 2434 29.0 38.0
2 孙庆田 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 11 136 5.0 11.0
3 孟昭军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 12 223 8.0 12.0
5 刘佳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32 106 5.0 9.0
8 文明寿 2 5 2.0 2.0
9 王春一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