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筑意”最先由前辈梁思成先生提出,一直为业界所关注与讨论。“建筑意”可以理解为建筑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换言之是由审美意象升华而成的。建筑审美又因建筑之特性而有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审美,它必然表现出建筑物质性、功能性、空间性的和谐统一。“建筑意”的阐发往往因象征而生,因移情而起,又因时间而异,对“建筑意”的思考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价值在于有助于建构一种现代化的,有生命的,有意于社会和人类的建筑观点,培养我们对历史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让我们长于就自生的生存环境提问。
推荐文章
论消费社会仿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
消费社会
仿像
审美意象
消解
广西灵山大芦村建筑群特征及其审美意识探微
大芦村
建筑群
特征
审美意识
论朗读艺术的审美意象
朗读艺术
审美
意象
《秦尼巴克》中的审美意象解读
傅查新昌
《秦尼巴克》
意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筑意”——建筑审美意象探讨
来源期刊 建筑与环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建筑意 象征 移情 时空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8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家瑾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11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筑意
象征
移情
时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与环境
双月刊
1819-6217
广州市流花路9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42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