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水蒸汽为活化剂,通过改变活化时间,制备出了一系列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PFR(1-5)).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发现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中孔率增大.电化学测试表明,用活化时间为5h的PFR5H制备的模拟EDLC的比电容,在有机体系中50mA/g恒流放电比电容达106.5F/g,1000mA/g下放电仍保持99.7F/g,仅衰减了6.4%,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显示PFR5H的内阻最低,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功率特性.
推荐文章
双电层电容器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的制备
电子技术
双电层电容器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比电容
酚醛树脂
KOH
煤基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无烟煤
双电层电容器
电容特性
生物质炭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双电层电容器
生物质炭材料
多孔炭
新型活性炭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电极成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蒸汽活化树脂炭用做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活性炭 水蒸汽 酚醛树脂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6-10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53
字数 3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7.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时志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290 9.0 16.0
2 王成扬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7 1690 23.0 34.0
3 秦军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4 3.0 4.0
4 韩鹏献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9 1.0 1.0
5 吕嘉辉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9 2.0 2.0
6 姚国富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电层电容器
活性炭
水蒸汽
酚醛树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