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自然发情的母牛分2组,即冷冻精液组、鲜精组,观察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的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①冷冻精液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0,水牛为0;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6.67%,水牛达66.67%;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0%,水牛达40%;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26.67%,水牛达6.67%;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6.67%.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②鲜精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46.67%,水牛为13.33%;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0%,水牛达60%;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6.67%,水牛达33.33%;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33.33%,水牛达20%;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13.33%.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母牛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为母牛冻配的最佳输精部位.
推荐文章
不同输精方法对新疆褐牛受胎率的影响
输精方法
奶牛
情期受胎率
湘南黄牛不同输精部位受胎率的试验
湘南黄牛
人工冷配
受胎率
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十种方法
受胎率
母牛
肌肉注射
促性腺激素
维生素A
催产素
输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输精部位 人工授精 受胎率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S823.34
字数 2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887.200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宾娟容 19 41 4.0 5.0
2 韦英明 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2 420 10.0 16.0
3 吴柱月 27 43 3.0 5.0
4 吴师 25 39 3.0 5.0
5 张玉西 17 6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精部位
人工授精
受胎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双月刊
2095-3887
62-1206/Q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
54-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