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石油石化节能       
摘要:
对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发展水平所做的总结,让那些想知道核磁共振测井的非专业人士了解一些核磁共振测井仪的地层评价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核磁共振的基本测量原理和解释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几个实例.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脉冲核磁共振测井仪为石油工业提供了分析储层流体、岩石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独一无二甚至是革命性的新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钻井迅速发展,从而需要新仪器来评价勘探和开发中更加复杂的储层,该项技术与石油产量锐减同时出现.脉冲核磁共振测井仪带来了新的、独一无二的地层评价应用方法,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天大的服务公司(例如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和斯伦贝谢)都提供NMR测井服务.
推荐文章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识别松南Q地区低阻油气层
核磁共振测井MRIL
T2分布谱
岩心核磁实验
常规测井
低阻油气层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二维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内部磁场梯度
顺磁物质
用核磁共振测井确定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方程对比实验室数据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测井解释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弛豫时间
储层评价
储层流体性质
长庆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进展
来源期刊 石油石化节能 学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测量原理 测井解释 储层评价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测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07.1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平 19 90 6.0 9.0
2 纪常杰 95 286 9.0 13.0
3 周利军 12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测井
测量原理
测井解释
储层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石化节能
月刊
2095-1493
23-1572/TE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