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与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联用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第2期)、PubMed、EMbase、CINAHL、AIDSearch、AIDSLINE、AIDSTRIALS、IDSDRUGS、AIDSinfo、CRD(center of review anddissemination)、CBMdisc,VIP和CNKI等数据库,以及全球或地区性AIDS相关的会议论文集、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文件等,全面收集ZDV+3TC联用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从1980年1月1日到2007年5月31日.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然后交叉核对,若遇分歧则征求第三方意见讨论解决.Meta分析采用RevMan软件.结果 共纳入4篇全文和7篇摘要,涉及3个RCT.1个大样本RCT(PETRA,1797例)比较了母乳喂养人群ZDV+3TC长疗程(从孕36周到产后1周)、短疗程(产时到产后1周)和超短疗程(仅产时)与安慰剂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15个月内,长程和短程ZDV+3TC预防效果均优于安慰剂,能降低HIV母婴传播风险的35%~65%;但超短疗程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周到3月内,长程和短程ZDV+3TC均优于超短程,能降低HIV母婴传播风险的41%~63%.各组死产、婴儿6周和18个月内死亡、出生缺陷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似(P>0.05).1个大样本RCT(SAINT,1317例)比较了短程ZDV+3TC(产时到产后1周)与奈韦拉平(NVP,母婴均单剂)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婴儿8周时HIV感染率和死产率、母婴死亡率、母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小样本RCT(Moodley,20例)显示:3TC单用和ZDV+3TC联用(均从孕38周开始治疗至产后1周),在产后1~2周两组婴儿均无HIV感染,12个月时仅1例感染,且两组药物耐受性均较好.结论 与安慰剂比较,在母乳喂养人群中长程(孕36周至产后1周)和短程(产时至产后1周)ZDV+3TC预防HIV母婴传播更有效,而且安全性相似.短程ZDV+3TC预防效果和安全性与母婴单剂NVP相似.长程ZDV+3TC预防效果与3TC相似.
推荐文章
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孕期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副作用研究
艾滋病
母婴传播
抗逆转录治疗
副作用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资源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防治资源
投入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联用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系统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奈韦拉平 系统评价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二次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7-495
页数 9页 分类号 R9
字数 8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531.2007.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196 1758 21.0 33.0
2 刘关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70 1655 18.0 39.0
3 李幼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353 4106 32.0 49.0
4 孙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34 109 6.0 8.0
5 孟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7 36 4.0 5.0
6 敬媛媛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6 16 2.0 3.0
7 毛秀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7 44 4.0 6.0
8 彭丽华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 5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奈韦拉平
系统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月刊
1672-2531
51-165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245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35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