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中性表面活性剂十八胺为模板剂、硫酸铈为铈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铈.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倍透射电镜和液氮吸附手段对介孔磷酸铈的介观结构、微观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是的有序的层状相介孔,层间距为2~3 nm.产物主晶相为结晶性良好的单斜晶系的独居石磷酸铈,次晶相为正交晶系的磷酸铈.调整无机铈源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实现磷酸铈介孔孔径在5.5~9.8 nm之间可调.该介孔材料的最大比表面积高达113m2/g,孔体积为0.25mL/g.
推荐文章
三维有序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仿生合成
无机化学
大孔
介孔二氧化硅
仿生合成
铬锆掺杂磷酸铝介孔材料低热固相合成及表征
锆铬磷酸铝
磷酸铝铬
介孔材料
固相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径可调的介孔磷酸铈的合成
来源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磷酸铈 十八胺 介孔
年,卷(期) 2007,(z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33.3
字数 2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628.2007.z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儒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52 728 16.0 25.0
2 李敏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63 635 14.0 22.0
3 高晓慧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铈
十八胺
介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4628
11-4755/TQ
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5号
82-65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76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