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土壤中砷和镉同时存在的现象普遍存在,但目前对砷酸根与Cd(Ⅱ)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协同作用的机制还了解不多.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288 K和308 K温度条件下Cd(Ⅱ)在昆明砖红壤表面的吸附动力学,比较了加入砷酸根对Cd(Ⅱ)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加As(V)和升高温度均不仅增加Cd(Ⅱ)的吸附量,而且提高了吸附反应的速率.Cd(Ⅱ)在砖红壤表面的吸附反应进行的特别快,几乎在30 min内达到准平衡,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拟合30 min内的吸附动力学数据(r2》0.9995).从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的活化能的结果表明,加As(V)显著降低了Cd(Ⅱ)吸附反应的活化能,这是As(V)促进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d(Ⅱ)的根本原因.
推荐文章
蔗渣生物炭对砖红壤吸附氧氟沙星的影响
生物炭
氧氟沙星
砖红壤
吸附-解吸
酸性条件下可变电荷土壤对铜吸附动力学特征
土壤酸化
可变电荷土壤
表面反应动力学
铜离子
氟离子、磷酸根和铬酸根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过程中羟基释放动力学
可变电荷土壤
氟离子
磷酸根
铬酸根
专性吸附
羟基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砷酸根对砖红壤中Cd(Ⅱ)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砖红壤 Cd(Ⅱ)吸附 动力学 温度 砷酸根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3-14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3.1
字数 2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7.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文峰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3 1190 21.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砖红壤
Cd(Ⅱ)吸附
动力学
温度
砷酸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