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碳酸铵作为造孔剂,研究了阳极催化层孔结构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的影响.热重、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分析的结果表明:碳酸铵的热分解使阳极催化层一次孔的孔容增大,而二次孔的孔容基本不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加造孔剂的阳极催化层相比,加入碳酸铵使阳极催化层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增加了26.6%;阳极电位为400 mV时的电流密度提高了53%;开路电位下的甲醇渗透率降低了12.5%;在80℃、0.2 MPa氧气条件下,DMFC的最高功率密度由186 mW/cm2提高到235 mW/cm2.
推荐文章
扩散层微观结构对DMFC阳极传质及性能的影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扩散层
亲/憎水孔孔隙率
透水压
气体渗透性
甲醇及CO2传质
溶剂对DMFC阴极催化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层
乙二醇
Nafion聚合物
DMFC阳极用Pt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电催化剂
铂合金
DMFC阳极催化层离子电阻的测定和优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多孔电极
Nafion
交流阻抗
甲醇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极催化层孔结构对DMFC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阳极催化层 造孔剂 孔结构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1.46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79.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8 1098 19.0 30.0
2 孙公权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54 801 14.0 27.0
3 俞耀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阳极催化层
造孔剂
孔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