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要针对长江三角洲东西部两个晚新生代钻孔的重矿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近河口区和内陆三角洲平原区物源演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河口区自下而上地层中可以划分出5个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带,内陆平原区可划分出4个重矿物组合带,这些组合带分别对应着上新世、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区在上新世时期重矿物特征十分相似,以金红石、锆石、电气石等酸性-中酸性矿物为主,伴随着许多强氧化自生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白钛石等,表明了以基底和西部天目山为主的物源,指示了强烈风化的沉积环境.进入第四纪,两区沉积物来源发生了变化,内陆平原区继承了西部山地物源,但不稳定矿物增加,并伴随出现许多还原性自生矿物,如黄铁矿、重晶石、碳酸盐等,指示还原环境占主导.相比之下,近河口区物源明显发生变化,尤其是中更新世后矿物种类丰富,金红石、榍石等酸性-中酸性矿物,紫苏辉石、钛铁矿等基性矿物,透辉石、蓝晶石、符山石、十字石等典型变质岩矿物都稳定出现,意味着随着沉积盆地下沉,河口区逐渐接受了长江中下游和上游沉积物的物源.
推荐文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进展述评
长江三角洲
晚新生代
地质
环境
述评
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及调控对策
长江三角洲
面源污染
畜禽
化肥农药
深水沉积差异及其对油气分布影响 ——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东西部深水扇为例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深水扇
峡谷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岩性圈闭
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
古地磁
地层
晚新生代
长江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近河口区 内陆平原区 基底 天目山 长江流域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河海交互作用与海岸海洋环境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7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37.1|X145
字数 78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7410.2007.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中原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55 1086 18.0 31.0
2 王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45 787 16.0 26.0
3 王哲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7 82 3.0 7.0
4 陈静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60 904 17.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9)
共引文献  (276)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423)
二级引证文献  (516)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3)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5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2(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3(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4(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5(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7(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8(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9(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河口区
内陆平原区
基底
天目山
长江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