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5-Fu化疗组、罗非昔布组及罗非昔布联合5-Fu化疗组(联合用药组),生理盐水、罗非昔布灌胃给药,5-Fu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各组原位种植瘤组织中MVD的表达.结果 MVD计数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为56.8±9.8,5-Fu化疗组为39.9±7.0,罗非昔布组为42.3±11.0,联合用药组为25.1±7.6.罗非昔布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罗非昔布组与联合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可以通过降低胃癌肿瘤组织中MVD的表达,使胃肿瘤血管生成受到抑制;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增加其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推荐文章
罗非昔布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罗非昔布
胃癌
裸鼠
原位移植
转移
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胃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环加氧酶抑制药/药理学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疾病模型,动物
塞来昔布联合依维莫司对恶性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恶性嗜铬细胞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依维莫司
塞来昔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非昔布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罗非昔布 胃癌 裸鼠 原位移植 微血管密度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2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07.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 213 1376 18.0 24.0
2 孙永强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16 45 3.0 6.0
3 郑国静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 3 3 1.0 1.0
4 孙溪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非昔布
胃癌
裸鼠
原位移植
微血管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学
双月刊
1671-7562
32-1659/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69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