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方法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利用球囊在该模型腹主动脉导入pcDNA3.0/ hVEGF165(n=10),对照组导入空载体(n=10).采用RT-PCR法检测外源VEGF基因的表达.术后2、4周观察转导外源基因对血管内皮修复的影响.术后1、2、4周行MRI检查,观察左肾动脉开口处上段被扩张腹主动脉的管腔面积变化.结果 利用球囊导管能成功转导pcDNA3.0/ hVEGF165,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内皮修复的时间分别为2周和4周,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管腔面积分别为(7.95±1.42) mm2和(6.74±1.01) mm2,术后4周分别为(7.40±2.29) mm2和(2.21±1.44) mm2.结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局部血管利用球囊导管能成功地转导VEGF基因,有效促进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取得抑制局部血管管腔狭窄的作用,这对于防止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
内皮生长因子
再狭窄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肌,平滑,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副作用
成形术后狭窄
兔模型
血管重塑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血管重塑
再狭窄
纤溶系统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基因疗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0741.200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启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44 208 9.0 12.0
2 孙玉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4 27 2.0 4.0
3 郑向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6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基因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0741
42-1678/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同济医学院学报
38-3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57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