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利乳康(抗乳腺增生中药)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制备乳腺增生大鼠模型;试验组灌胃给予利乳康液 2.5 g·kg-1;中药对照组灌胃给予乳块消2.5 g·kg-1;西药对照组灌胃给予他莫昔芬0.5 g·kg-1,均每日 1 次,连用 4 周.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染色强度指数,用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强度指数,模型组较正常组高;经利乳康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数均低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水平;电镜下可见,试验组乳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利乳康液对乳腺增生大鼠有明显改善其病变的作用.
推荐文章
利乳康口服液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利乳康口服液
乳腺增生模型
性激素
大鼠
乳康酊对大鼠乳腺小叶增生模型形成的影响
乳康酊
乳腺小叶增生
雌激素
孕激素
乳康舒胶囊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乳康舒胶囊
乳腺增生
动物模型
药效学
乳增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模型的影响
乳腺增生病
乳增康
病理组织学
性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乳康液对乳腺增生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利乳康 乳腺增生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法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0-4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B655.8|R984
字数 2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21.2007.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芝银 16 170 7.0 13.0
2 裴晓华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利乳康
乳腺增生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