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中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的表达,计数脑膜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收集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脑膜瘤组织中MVD为6~55,平均28±11,其中非典型性、间变型、血管型与其他各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WHOⅡ及Ⅲ级脑膜瘤中MVD显著高于WHO Ⅰ级(P<0.01);非侵袭与侵袭型脑膜瘤中MVD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及Ⅲ级瘤周水肿纽MVD与0及Ⅰ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VD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膜瘤血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密切相关,MVD可能成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脑膜瘤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将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推荐文章
脑膜瘤组织中VEGF CD14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脑膜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64排CT双期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64排CT
双期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脑膜瘤
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
不典型脑膜瘤
MRI表现
病理学意义
MMP-9和VEGF在脑膜瘤表达的临床研究
MMP-9
VEGF
脑膜瘤
临床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膜瘤微血管生成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膜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7-9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7.06.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礼刚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 154 664 11.0 15.0
2 夏祥国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 68 193 7.0 10.0
3 顾应江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 73 210 7.0 11.0
4 刘亮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 50 210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膜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