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摘要:
根据FeC对难降解物质具有一定的还原作用,并对部分物质具有去除COD的功效,应用FeC内电解技术对经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后渗滤液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通过FeC比例、pH条件、反应时间等不同因素的小型试验确定其适宜条件,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如下最佳条件,反应时间5h,pH为6,FeC比例为4:1,此时出水COD能降低约100 mg/L,而对氨氮其作用不大,甚至有增加的趋势,FeC内电解反应后出水的pH值和电导率具有一定的增加趋势.
推荐文章
垃圾渗滤液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垃圾渗滤液
深度处理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混凝沉淀
电解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垃圾渗滤液
电解氧化
氨氮
COD
PH对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pH值
垃圾渗滤液
邻硝基苯酚
电解
有机物
微电解-UASB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
微电解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垃圾渗滤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eC内电解处理渗滤液尾水研究
来源期刊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学科
关键词 FeC内电解 渗滤液尾水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45.2007.02.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由才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88 6422 41.0 61.0
2 张琛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56 5.0 7.0
3 楼紫阳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440 13.0 20.0
4 吴革军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 1.0 1.0
5 张晓均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eC内电解
渗滤液尾水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双月刊
1004-4345
36-1111/TF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前湖大道888号
198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6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