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患者盆底形态变化和盆腔脏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9例经物理检查初步诊断为OOC的患者和12例正常自愿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底、膀胱造影,女性阴道放置浸钡标记物(四重造影)检查,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 在59例OCC患者中,经盆腔四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46例,盆底腹膜疝29例,直肠前突7例,盆底肌痉挛综合征7例,会阴下降综合征5例;还发现膀胱脱垂6例,子宫后倾或脱垂10例.与正常自愿者相比,OOC组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增大(P<0.05),静息相和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P<0.05,P<0.01),力排相盆底腹膜位置下降非常显著(P<0.01).OOC组中伴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和力排相膀胱位置均显著低于正常自愿者(P<0.05,P<0.01).结论 盆腔四重造影可有效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对临床症状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腹膜疝以及膀胱、子宫脱垂提供了诊断依据;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的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同步造影
出口梗阻性便秘
四重造影
盆底形态
诊断
盆底肌电图在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盆底肌电图
便秘
诊断
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的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同步造影
出口梗阻性便秘
四重造影
盆底形态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盆腔四重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四重造影,盆腔 便秘,出口梗阻性 诊断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5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07.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重造影,盆腔
便秘,出口梗阻性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