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比分析了2004年发生在舟山的两次相似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不同在于一次过程强降水特别突出,一次过程强风特别突出.通过对两次过程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以及一些二次产品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结构性好的强回波、速度产品中的大风区、垂直风切变、较高的顶高和大的VIL值等是产生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共同特征.回波移速较慢的易产生强降水,回波移速快的易产生强风.强风天气的回波强度、顶高和VIL等产品都有更强的表现.低层水平风的辐合、中气旋、垂直风向切变等可以产生强降水,中高层的中气旋、垂直风切变可以产生下击暴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推荐文章
2014年春季华南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强对流天气
风切变
冷池
配料法
华南地区
冷涡背景下苏北地区连续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强对流
东北冷涡
干侵入
辐合线
海陆风
阜新市2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强对流天气
阜新
对比
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闪电定位
弓形回波
局地暴雨
中气旋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东海岛两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强对流 雨大风 时强降雨 海岛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天气与气候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6,插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
字数 4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345.2007.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淑琴 15 141 7.0 11.0
2 黄辉 12 101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对流
雨大风
时强降雨
海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
双月刊
1671-6345
11-2374/P
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8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