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投料比(St/AN)合成了一系列不同AN结合量的ABS接枝共聚物粉料和SAN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熔融共混分别制得了PVC/ABS、PVC/SAN、PVC/ABS/DOP和PVC/SAN/DOP共混物,利用SEM、TEM和动态力学粘弹谱仪(DMA)对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PVC/ABS 共混体系中,尽管改变接枝SAN共聚物的AN结合量,PVC和SAN共聚物均为不相容体系;在该共混物中引入增塑剂DOP后,虽然当SAN共聚物AN结合量小于23.4 wt%时,共混物在室温以上只存在一个tanδ峰,但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仍为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明显地依赖于SAN共聚物中的AN结合量,当AN结合量为23.4 wt%时相区尺寸最小.
推荐文章
EA-AA共聚物增容的PVC-木质素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
木质素
共混物
热稳定性
丙烯酸酯共聚物
SBS接枝MMA合成的共聚物对PS/PVC共聚物增容作用的研究
丁二烯-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嵌段共聚物
PPDO/PLLA共混物的制备及其相容性
PPDO/PLLA共混物
制备
相容性
溶度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N共聚物组成对PVC/AB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分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PVC/ABS共混物 SAN共聚物 相容性 增塑剂 AN结合量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8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304.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会轩 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55 674 12.0 16.0
2 姜振华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72 712 15.0 23.0
3 张明耀 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62 272 9.0 11.0
4 王硕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62 279 9.0 13.0
5 刘哲 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VC/ABS共混物
SAN共聚物
相容性
增塑剂
AN结合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学报
月刊
1000-3304
11-1857/O6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2-49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7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