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放置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的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4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I-II级的病人,年龄16~65岁,接受标准的麻醉方法,随机分配至口咽通气道组和鼻咽通气道组.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和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所有两组病人在麻醉诱导之后有显著的血压降低(P<0.01),在鼻咽通气道放置的过程中,病人的收缩压较放置前有明显的升高(P<0.001),与诱导前血压相比无明显升高(P=0.808);而口咽通气道组的血压较放置前没有显著变化(P=0.619),在放置后1 min,鼻咽通气道组平均动脉压为122±21.6 mm Hg,明显较口咽通气道组103 ±15.3 mm Hg高,有显著差异(P=0.017) ,舒张压具有同样的变化情况.心率(HR)在诱导后明显下降,放置导管的过程中HR进一步下降,在放置后4 min后HR较置管前和诱导前明显下降,而在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372).结论:在麻醉诱导后的病人中,鼻咽通气道的放置较口咽通气道的放置具有更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超过诱导前的水平,因此比口腔插管和鼻腔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要缓和.
推荐文章
呼气末正压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通气
俯卧位通气
血流动力学
容量及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对俯卧位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腰椎
容量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俯卧位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
功能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置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并发症 鼻腔插管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2
字数 17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7.02.04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身麻醉
并发症
鼻腔插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