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前路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51~71岁,平均59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后纵韧带骨化物局限型6例,分节型13例;椎管狭窄率32%~75%,平均54%.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4~14分,平均9.6分.行颈前路常规手术入路,椎体开槽切骨达椎体后壁,范围超过后纵韧带骨化灶.利用后纵韧带钩插入后纵韧带下,钩起后纵韧带及骨化物,在后纵韧带与硬膜间形成一间隙,直视下用超薄型枪状咬骨钳切除后纵韧带及骨化物,而后植骨固定,恢复颈椎稳定性.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8~16分,平均12.8分,恢复率42%~92%,其中疗效优9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4.2%.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保守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术后CT和MR检查显示骨化后纵韧带切除完全,脊髓和硬膜囊形态恢复良好.结论 后纵韧带钩可提高颈椎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骨化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局限型和分节型、切除范围在两个椎节之间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切除减压术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骨化,后纵韧带 减压术,外科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6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7.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伟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30 268 10.0 15.0
2 袁文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57 461 12.0 18.0
3 陈德玉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47 357 11.0 16.0
4 杨立利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13 71 5.0 8.0
5 陈宇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13 165 8.0 12.0
6 何志敏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8 80 5.0 8.0
7 郭永飞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9 97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骨化,后纵韧带
减压术,外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