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的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对水稻育种和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有重要的作用.用60Coγ射线辐照粳稻9522,获得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表型为株高较野生型矮,叶片短而微卷.将该突变体与籼稻广陆矮杂交,F2代呈3:1分离,说明该突变体受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InDel分子标记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InDel标记OS604附近.随后又发展了多对有多态性的InDel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座位精细定位在InDel标记XL6-6和XL6-1之间,AP003490和AP005619上,两个引物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18 kb.本研究为该克隆基因及其作用机理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矮秆突变体
基因定位
遗传分析
水稻
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水稻
黄绿叶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一个新的水稻短根毛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水稻(Oryza sativa L.)
短根毛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小麦矮秆突变体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
小麦
矮秆突变体
矮秆基因
赤霉酸反应
分子标记
基因等位性测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新的水稻矮秆突变体sd-sl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矮秆 短-卷叶 基因定位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3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7.06.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1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突变体
矮秆
短-卷叶
基因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