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日益凸现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此,在分析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建设用地边际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全国优化配置模型.基于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发达地区多占建设用地、落后地区多增加耕地保护的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补偿,达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
推荐文章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理性思考
耕地
占补平衡
制度
思考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演变与展望
耕地占补平衡
制度
耕地保护
演变
展望
基于改进SPA法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
耕地
占补平衡
生态安全
熵权
改进SPA
永川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机化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农业经济 耕地占补平衡 理论研究 边际经济效益 区域配置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发展新视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F301.21
字数 34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88X.2007.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卫东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135 2380 25.0 46.0
2 王世忠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10 176 3.0 10.0
4 胡文霞 2 4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18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经济
耕地占补平衡
理论研究
边际经济效益
区域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机化研究
月刊
1003-188X
23-1233/S
大16开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14-32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1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