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对动脉血管组织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取20只新西兰兔的颈总动脉,用含1.5 mol/L 1,2-丙二醇的低温保护剂深低温(-196℃)保存10~15 d,并在预冷的冰袋内缓慢复温;以新鲜血管作为对照.对新鲜和冷冻-复温血管的平滑肌细胞(SMC)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和分析新鲜、冷冻-复温和冷冻复温后体外灌注6、12和24 h血管的内皮细胞、SMC、血管壁组织构和力学性能(轴向、周向弹性模量和断裂应力)的变化.结果 冷冻-复温后血管的SMC在体外培养中开始生长时间与新鲜血管基本相同(24~36 h),生长速度接近.深低温保存后,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电镜观察SMC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但血管的轴向弹性模量(5.82±0.55)、轴向断裂应力(58.78±6.96)和周向弹性模量(1.44±0.22)、周向断裂应力(3.45±0.40)均明显低于新鲜血管(分别为6.45±0.80、146.96±23.60和1.83±0.17、5.33±0.50,P<0.05或P<0.01).体外灌注后,冷冻-复温血管的内皮细胞脱落,SMC变性、坏死,内弹力纤维和胶原出现不同程度崩裂,力学性能指标中除了轴向弹性模量外,均进一步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兔颈总动脉SMC深低温保存效果满意,但体外灌注对经深低温保存血管的内皮细胞、SMC和血管壁结构具有明显损伤作用,导致血管力学性能显著降低.
推荐文章
EDFS40对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结构和舒缩功能的影响
深低温保存
颈总动脉
EDFS40
玻璃化
EDFS40对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结构和舒缩功能的影响
深低温保存
颈总动脉
EDFS40
玻璃化
降温速率对程序化降温低温保存动脉的影响
低温保存
器官保存
颈总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体外灌注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总动脉 低温保存 生物力学 再灌注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3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07.02.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总动脉
低温保存
生物力学
再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双月刊
1673-713X
11-5512/R
大16开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9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