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过冷器是高温超导电缆(HTS)低温冷却系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与传统的盘管过冷器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热管过冷器能大大减少换热面积,在设计换热量为900W的情况下,热管型过冷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仅为盘管型的1/5,热管型冷头换热器面积为盘管型的1/3.并针对热管过冷器分析了不凝性气体对其冷凝段传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凝性气体浓度逐渐增加,冷凝段换热效率开始时急剧减小,后逐渐趋于平缓.在不凝性气体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热管过冷器的工作温度,或减小冷凝段的冷凝温差,都能有效提高冷凝段传热效率;在冷凝段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不凝性气体对整个热管过冷器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凝性气体浓度的升高,热管过冷器的换热量减小,同时工作温度升高,且这两者的变化在不凝性气体浓度较小时较剧烈,较大时较平缓.
推荐文章
5 m3液氮过冷器的设计
液氮
过冷器
设计
制造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过冷沸腾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蒸汽发生器
两相流动
梅花孔支撑板
入口过冷度
节流前过冷度和压力对液氮节流特性的影响
节流
过冷度
可视化
低温助推剂
热力学排气系统
5 m3液氮过冷器的设计
液氮
过冷器
设计
制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氮热管过冷器的设计及分析
来源期刊 低温与超导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氮 热管过冷器 不凝性气体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低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6
字数 3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100.2007.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570 6630 37.0 54.0
2 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178 1276 19.0 27.0
3 徐烈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124 1462 22.0 31.0
4 付鑫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7 68 4.0 7.0
5 齐守良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8 10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氮
热管过冷器
不凝性气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低温与超导
月刊
1001-7100
34-1059/O4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439号安徽合肥市1019信箱
26-4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3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