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成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建立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根据盐下油田8010井的井筒流体组成、原油和C7+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油和各组分的密度、沸点等数据,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原油沥青质沉积初始压力和温度.结果表明,肯基亚克8010井原油的沉积初始温度为70℃,沉积初始压力为38.6 MPa,比地层温度下的原油饱和压力高出6.6 MPa.相应地可以推测出在1 300~1 400 m井筒处开始发生沥青质沉积,沉积过程可能会持续几百米甚至直到地面泵阀处.实际发生的情况证实了这一预测的可靠性,为该油田制定预防和解除油井发生沥青质沉积的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盐下油藏近井沥青质沉积预测与化学解堵
肯基亚克油田
盐下油藏
近井地层
沥青质沉积
预测
化学解堵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堵塞机理与解堵技术
肯基亚克油田
盐下油藏
8010井井筒堵塞
解堵技术
JD-1解堵剂
肯基亚克油田油管的腐蚀防护
油管
腐蚀防护
肯基亚克油田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二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
二叠纪
层序地层学
沉积特征
地震勘探
测井
岩心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8010井沥青质初始沉积压力温度预测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原油沥青质 沉积 预测模型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开采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258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07.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东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 64 1020 18.0 29.0
2 谢慧专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 16 224 8.0 14.0
3 赵凤兰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7 286 10.0 15.0
4 苗钱友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肯基亚克油田
原油沥青质
沉积
预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