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张八岭隆起位于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碰撞拼接的构造转换部位,其西界为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东缘属于扬子地块盖层前陆逆冲褶皱构造带.在张八岭隆起东缘来安地区基底变质岩中发现了一条宽达2.5km的走滑韧性剪切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测量和岩石学、显微组构、变形运动学分析.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由初糜棱岩带、糜棱岩带和超糜棱岩带组成;糜棱岩叶理近直立,叶理面上的拉伸线理向SW缓倾(倾伏角为10~30°);S-C组构和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以左旋剪切为主.根据石英位错密度估算的差应力为65~75 MPa.糜棱岩矿物成分和显微组构特征分析显示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温度在250~400℃之间,形成深度为10~20 km.该基底走滑剪切带的发现为张八岭地块的斜向走滑折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构造地质学制约.
推荐文章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走滑运动与合肥盆地的沉积响应
郯庐断裂带
合肥盆地
走滑挠曲
沉积响应
朱巷组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构造特征与变形规律
郯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糜棱岩
温压环境
左旋走滑
合肥盆地东缘郯庐断裂带的电性特征与成因解释
合肥盆地
郯庐断裂带
张八岭隆起
EMAP电法剖面
盆地成因
中祁连东段东缘韧性剪切带特征
中祁连东段
韧性剪切带
甘肃白银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张八岭隆起东缘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安徽 张八岭隆起 基底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显微组构 构造挤出折返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26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42.+3
字数 69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岳桥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5 2553 23.0 35.0
2 胡博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4 24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1)
共引文献  (283)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85)
二级引证文献  (22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
张八岭隆起
基底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显微组构
构造挤出折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