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黄海海域广泛分布了海相中-古生界,区域地质研究表明,南黄海海域不仅是下扬子向海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的主体.扬子地区的沉积盖层发育十分良好,海相中-古生界大致可分为两大套:震旦系-志留系与泥盆系-中三叠统.通过南黄海海域与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的对比研究,认为南黄海海域发育了与陆地相同的海相中-古生界,其中下古生界主要烃源岩有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幕俯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和高家边组;上古生界-三叠系主要烃源岩为下三叠统青龙组、上二叠统大隆组和龙潭组、下二叠系栖霞组,其中上震旦统泥质岩、下寒武统泥质岩、下志留统泥质岩和二叠系碳酸盐岩是4套主要的烃源岩.
推荐文章
南黄海海域的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远景
油气远景
古生界
南黄海
海陆对比看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生储盖组合特征
海相中—古生界
南黄海盆地
扬子区
以海陆对比优选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目标区
海陆对比
油气勘探
海相中—古生界
崂山隆起
南黄海
南黄海海域生储盖层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远景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黄海海域与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对比及烃源岩评价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烃源岩 海相沉积 中-古生界 下扬子地区 南黄海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27
字数 6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722.2007.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峰 9 129 5.0 9.0
2 熊斌辉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7 11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44)
二级引证文献  (189)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5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烃源岩
海相沉积
中-古生界
下扬子地区
南黄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前沿
月刊
1009-2722
37-1475/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4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