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某排水系统入海口水工建筑物的水力性能,设计提出一种新型的墩栅涡流室消能工.该新型消能工的水力特点是:流出排水隧洞的高速水流大部分通过进口墩栅空隙流入涡流室,小部分在进口墩栅前发生水跃后扎入涡流室中产生强烈的顺时针漩涡,通过水跃、墩栅的阻力和涡流室漩涡的共同作用消能,并将来流的动能转换为势能,之后,涡流室中的大部分水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口墩栅空隙流向下游,其余水流从墩栅顶部溢流.这种新型的墩栅涡流室不仅消能效果良好而且出流均匀,并容许各种杂物如石块、泥沙等自由通过,避免涡流室中发生严重的淤积.
推荐文章
兴城河入海口海防堤工程排水涵洞地基处理
兴城市
海防堤工程
排水涵洞
地基处理
粉喷桩
入海口给水过桥管设计与施工
给水管
过桥管
设计
施工
黄河入海口水质评价与预测
黄河
灰色模型
水质评价
水质预测
河流入海口段水位变化区险工防护形式探析
险工
潮汐影响
固滨笼
入海口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排水系统入海口新型消能工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排水系统 消能工 入海口 模型试验 墩栅涡流室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选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35.2
字数 3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07.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47 288 10.0 14.0
2 杨开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105 1030 16.0 27.0
3 郭新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60 358 10.0 14.0
4 郭永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45 312 9.0 15.0
5 王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76 324 10.0 16.0
6 董兴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11 287 8.0 11.0
7 乔清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 4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排水系统
消能工
入海口
模型试验
墩栅涡流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