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感染后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及肌动蛋白的变化.方法:大鼠雌雄合笼建立早孕模型,取正常妊娠组和Ct感染后妊娠组大鼠子宫,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改变及荧光免疫组化检测肌动蛋白的表达. 结果:SEM示对照组子宫腔可见有微绒毛的分泌细胞;实验组腔上皮细胞表面有的可见破损,微绒毛少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主要定位于腔上皮细胞胞质/胞膜,妊娠第4,5,6天沿胞质顶部分布较密集,而底部较弥散;妊娠第7天顶部强度有所增加;感染组的荧光强度均弱于相应正常组,在妊娠第5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可能通过破坏子宫腔上皮分泌细胞,进而影响其内成分肌动蛋白,从而干扰早期妊娠.
推荐文章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细胞因子
沙眼衣原体
细胞因子
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孕激素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增殖调控
犬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子宫内膜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
酶消化培养法
母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沙眼衣原体
感染
胎儿和新生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肌动蛋白 沙眼衣原体 着床 子宫内膜 大鼠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307,311,插页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9.222
字数 2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7.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平 嘉兴学院医学院人解与组胚教研室 11 36 3.0 5.0
2 乔建坤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7 23 3.0 4.0
3 孟运莲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63 343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动蛋白
沙眼衣原体
着床
子宫内膜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