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经》对湿热之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病邪转化及兼夹、病症表现及治则均进行了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湿热理论的基础.《内经》认为热属阳邪,其性炎上,易扰神明,易耗阴津,易生风动血;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二邪可以从外而感,也可以自内而生,可以兼夹为病,也可以"随气而化".湿热病的治疗大法为热者寒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等.《内经》为后世湿热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文章
中医学对感觉的认识
感觉的涵义
感觉的分类
感觉的生理
感觉的病理
从<内经>看中医学的抗衰老理论
内经
阴阳平衡
抗衰老
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中医学
衰老
综述
宋徽宗对中医学的贡献
宋徽宗
医官制度
证类本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圣济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述《内经》对中医学湿热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经 湿热理论 理论研究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医史文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258.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伟 9 60 4.0 7.0
2 郭朋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经
湿热理论
理论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