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时苯胺废水进行预处理,微电解的作用使苯胺废水中的大部分苯胺降解,而且出水中含有足够的Fe2+,从而减少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双氧水的消耗量.结果表明:当进水苯胺、COD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4、448 mg/L,色度为500倍时,在最佳工艺条件(微电解工艺的铁炭体积比1∶1、废水pH值为5,停留时间90 min;催化氧化工艺条件为双氧水(30%)用量0.3 mL/L,pH值调节至5,反应时间60 min)下,该方法对苯胺的去除率为95.32%,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66.96%,色度的去除率为92%.
推荐文章
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预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苯胺
微电解
Fenton氧化
废水处理
预处理—厌氧—两级SBR组合工艺处理保险粉废水
保险粉废水
氧化混凝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
造纸中段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造纸中段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化学法
铁屑微电解
内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腈纶废水
腈纶废水
内电解
Fenton氧化
预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胺废水预处理组合工艺试验
来源期刊 工业用水与废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苯胺废水 微电解 Fenton试剂 催化氧化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废水处理与回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455.200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三反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75 1214 19.0 25.0
2 张文慧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4 1.0 2.0
3 梁书凯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胺废水
微电解
Fenton试剂
催化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用水与废水
双月刊
1009-2455
34-1204/TQ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70号
26-159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9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