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多光子电离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氨与甲醇混合团簇进行了研究.在脉冲激光波长分别为266 nm, 355 nm和532 nm条件下,仅在355 nm作用下观测到团簇离子.主要的电离产物为质子化的(CH3OH)n(NH3)mH+(n=0~6,m=0~4)混合团簇离子,且各个序列的离子强度随m的增大而减小.经分析,氨与甲醇混合团簇电离后团簇离子发生内部质子化转移反应是形成质子化团簇离子的主要原因.不同尺寸团簇离子信号强度随电离激光光强变化的光强指数曲线显示,团簇均发生四光子电离过程.应用量化计算,构造了质量数较小的几个团簇离子的可能的空间几何构型,发现二元团簇离子(CH3OH)n(NH3)mH+是以NH4+作为内核离子,再通过氢键与其它分子组合而构成团簇离子.
推荐文章
甲醇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及其从头算
质子化甲醇团簇
多光子电离
从头算
质子转移反应
醇/水混合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及从头算研究
光谱学
质子化团簇
多光子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乙醚-水混合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及从头算
多光子电离
质子化团簇
从头算
甲醇-乙醚团簇的多光子电离和从头算
团簇
从头算
飞行时间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氨与甲醇混合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及从头算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氨与甲醇混合团簇 多光子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质子化团簇 从头算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9-10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57.6
字数 3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7.05.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树东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36 118 6.0 9.0
2 孔祥和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60 174 7.0 9.0
3 许明坤 巢湖学院物理系 20 20 2.0 3.0
5 姜素蓉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4 15 2.0 3.0
8 蔡廷栋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6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与甲醇混合团簇
多光子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质子化团簇
从头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