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结构和平面应变单元,采用数值下限法分析结构-土体接触的稳定性问题.下限分析的求解借助锥形规划中原-对偶内点算法.提出了可以考虑轴力、剪力和力矩复合加载形式下的结构屈服形式;并以侧向受荷板桩为例,得出了水平力和力矩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包络线.结果显示:侧向受荷板桩的极限承载力H/(cL)是相对强度参数Mp/(cL2)的函数.该结果与Davis(1961)的刚性桩近似计算比较吻合.本文是下限有限元法首次采用结构和平面应变单元复合形式在深基础中的应用.
推荐文章
多溶洞地层桩端极限承载力下限有限元法分析
多溶洞桩基
桩端极限承载力
MatLab平台
下限有限元法
破坏模式
柱形壳网格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柱形壳网格结构
溶洞上方条形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溶洞
条形基础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K形管板节点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K形管板节点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弯承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侧向受荷板桩极限承载力的下限有限元分析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侧向受荷桩 黏性土 下限法 有限元法 二阶锥形规划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8-99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4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548.2007.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齐武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5 87 5.0 5.0
2 黄茂松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71 5233 39.0 59.0
3 王贵和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2 328 10.0 18.0
4 贾苍琴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2 216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侧向受荷桩
黏性土
下限法
有限元法
二阶锥形规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