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行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特点是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能量转换等过程沿整个慢波结构连续且同时进行,这是行波管可以在很宽频带内得到大输出功率的原因.在研究冷腔特性的基础上,使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定量分析了耦合腔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过程,完成了X波段连续波行波管的设计.设计参数:工作频率7.1-8.5GHz,带宽18%,最大输出功率3kW.
推荐文章
S波段耦合腔行波管非线性注-波互作用方程组的数值解
耦合腔行波管
空间电荷场
非线性注-波互作用
S波段
数值模拟
耦合腔行波管三维整管模拟
耦合腔行波管
注波互作用
整管模拟
PIC粒子模拟
矩形耦合腔行波管的研究
矩形耦合腔
行波管
粒子模拟
微波仿真软件
多注耦合腔行波管互作用均匀性研究
行波管
耦合腔
多注
PIC
互作用均匀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耦合腔行波管大信号注波互作用研究与设计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耦合腔行波管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 PIC粒子模拟 X波段 连续波 冷腔特性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9-17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124
字数 2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郁正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53 252 9.0 12.0
2 黎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50 146 5.0 9.0
3 金晓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59 316 10.0 14.0
4 许州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22 73 5.0 6.0
5 杨兴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29 102 5.0 9.0
6 李文君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0 73 5.0 8.0
8 周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8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耦合腔行波管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
PIC粒子模拟
X波段
连续波
冷腔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相关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