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为预防DR的发生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同时期糖尿病DR共37例(74只眼)进行分组,第一组:眼底正常组20只眼,第二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只眼为第三组,正常人10例(20只眼)设为对照组,进行ERG、振荡电位OPs和VEF检测并记录.结果 OPs:三个组的振幅总和(Σ0)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ERG:第一组和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第二组与第三组间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也有明显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a、b波峰值期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P:第二组及第三组P100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OPs是目前诊断早期DR较敏感的指标,ERG a、b波峰值期的延长和振幅的变化可成为监测DR发展的指标,DR后VEP的改变主要是潜伏期的延长.
推荐文章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野
离心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期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网膜电图在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检测
闪光视网膜电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前期
视网膜振荡电位与图形诱发电位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比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膜电位
诱发电位,视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8-5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07.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宜 19 89 6.0 9.0
2 韩丽荣 19 94 6.0 9.0
3 夏风华 11 34 4.0 5.0
4 刘春 6 42 5.0 6.0
5 朱蓓菁 3 29 3.0 3.0
6 夏颖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