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上黑龙江盆地中侏罗统绣峰组的岩石学特征、砂岩类主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C、O同位素的定量分析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K2O/Na2O、SiO2较高和SiO2/Al2O3、Fe2O3+MgO较低的特征,显示了活动大陆边缘的性质;微量元素中B、Sr/Ba值较低,Fe/Mn值高,C、O同位素Z值低,显示了内陆淡水沉积的特点;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分馏好、Eu弱亏损的特点,与活动大陆边缘及上黑龙江盆地南缘古生代花岗岩的稀土模式相似.综合分析绣峰组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绣峰组沉积于淡水河流环境,物质主要来源于蒙克山以南晚石炭世塔林超单元及中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岩组;上黑龙江盆地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有关,属活动大陆边缘盆地.
推荐文章
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演化及含油气远景
油气远景
沉积演化
中侏罗统
漠河盆地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沉积环境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济源盆地
马凹组
上黑龙江盆地中上侏罗统二十二站群的地层划分与时代
上黑龙江盆地
二十二站群
地层划分
中-晚侏罗世
伊犁盆地南缘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环境讨论
伊犁盆地南缘
中侏罗统
西山窑组
沉积环境
曲流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黑龙江盆地中侏罗统绣峰组的沉积环境与大地构造背景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上黑龙江盆地 绣峰组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34.52|P512.2|P548
字数 4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7.07.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黑龙江盆地
绣峰组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