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液保存大鼠肝脏后离体再灌注时嘌呤核苷磷酸酶(PNP)活性和透明质酸吸收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UW液、HTK液和Celsior液灌洗、冷保存Wistar大鼠肝脏16及24 h,然后用37℃的Kreb-Henseleit液在常温下连续灌注90 min,分别于灌注0、15、30、60和90 min时,从灌注液中取样,测定嘌呤核苷磷酸酶活性和外源性透明质酸吸收率的变化,据此评价肝窦内皮细胞的状况.结果 经过16 h的低温保存,在再灌注60 min以前,HTK液组灌注液中PNP的含量明显高于UW液组和Celsior液组(P<0.01);再灌注60 min后,HTK液组和Celsior液组灌注液中PNP的含量明显高于UW液组(P<0.01).经过24 h的低温保存,在再灌注15 min后,HTK液组灌注液中PNP含量明显高于Celsior液组(P<0.O1),而Celsior液组又明显高于UW液组(P<0.01).透明质酸的吸收率均为负值,说明内源性透明质酸的释放大于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且随着保存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其中HTK液组最明显,Celsior液组次之.结论 随着低温保存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脏中PNP活性逐渐升高,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率下降,二者可作为评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
推荐文章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活性和外源性透明质酸吸收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透明质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肝脏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嘌呤核苷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嘌呤核苷磷酸酶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肝脏
糖尿病大鼠组织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变化
链脲菌素
糖尿病,实验性
大鼠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胰岛素抗药性
细菌来源透明质酸酶的研究进展
革兰阳性球菌,透明质酸酶
致病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冻保存大鼠肝脏离体再灌注时嘌呤核苷磷酸酶活性和透明质酸吸收率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器官保存液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肝脏 嘌呤核苷磷酸酶 透明质酸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785.2007.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器官保存液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肝脏
嘌呤核苷磷酸酶
透明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月刊
0254-1785
42-1203/R
大16开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
38-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1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19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